电话: 0537-5668261
邮箱: rcwenhuaguan@163.com
地址: 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
街道琵琶山路54号
民间技艺
  • “火针刺绣”匠心成画 铁笔烙叙人文故事       2019-12-26
  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千百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历久弥新,传承至今。在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,运河之水如悠悠岁月般安静地流淌,光阴中沉淀下的文化与技艺薪火相传。传说、戏曲、工艺……非物质...
  • 面塑       2019-09-13
  • 济宁面塑历史悠久,面塑,俗称面花、礼馍、花糕、捏面人。它以面粉、糯米粉为原料,调成不同色彩,用手和简单工具,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。捏面人在我国的真正起源已不可考。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...
  • 葫芦雕刻手工技艺       2019-08-26
  • 葫芦(谐音:“福禄”),在我国古代称呼众多,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《卣 you》就是汉代以前的“壶”字,还有“瓠(hu)、匏(pao)”等,汉代以后,则称:“壶卢、蒲芦、葫芦”。古籍《诗经》中关于葫...
  • 董氏古兵器锻造技艺       2019-08-04
  • 济宁董氏古兵器作坊位于运河沿岸的打铜街,其加工制作技术起源于济宁的红炉业。融南汇北的京杭大运河吸纳了各种文化要素,也催生了灿烂的古兵器文化。红炉业是济宁手工业的代表,起源于隋朝,兴盛于明清...
  • 小铜唢呐       2019-07-16
  • 唢呐,原为波斯的民间乐器,金元时期传入我国;名Surna,传入中国译为“琐奈”、“苏尔奈”,最后定名为“唢呐”。唢呐有高音、中音、低音之分,小铜锁吶系高音唢呐的一种。明正德间人王馨作《咏喇...
  • 中国华拳       2019-05-30
  • 华拳以精、气、神“三华贯一”得哲理作为拳法理论基础,由此得名。该拳最早流行于山东济宁(古称任城)一带。至明代嘉靖年间,华山蔡氏后裔蔡挽之写成《华拳秘谱》,遂使华拳形成一套完整的拳种体系。 济...
  • 任城李氏查拳       2019-05-11
  • 查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,是一种回族的拳种。山东的济宁和聊城的冠县是查拳的三大流派的主要发源地,济宁的李氏查拳是最早形成的一支流派,最早可追溯到唐代,在明末清初的济宁,李氏家族已经授徒...
  • 圣绣       2019-04-12
  • 鲁绣史称“齐纨”或“鲁缟”,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。在秦朝达到极盛,到汉代时就已相当普及,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上对此有“冠带衣履天下”之称。不仅如此,还出现了专门为绣业而设置的“服官”。...

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  咨询热线:0537-5668261  邮箱:rcwenhuaguan@163.com 地址:山东省济宁市琵琶山路54号

网站总访问量:2082159   今日浏览量:547

本站文章版权归属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所有,除与任城文化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,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、使用,违者必究。 设计制作:济宁拓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