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 瑛 讲述
张德洋 搜寨
马嘎嘎一天不逗哏心里就痒痒。这天,他从北关舅舅家回来,走到潘家大楼,碰上个卖苘杆的。这个人,马嘎嘎认识,是二姨家庄上的,因为不孝顺爹娘都喊他“猴七”。那年嘎嘎才十二、三岁,现今五、六年过去,早就长成了个大人,猴七当然认不出来他是谁了。
马嘎嘎想捉弄捉弄猴七,谁叫他不孝顺爹娘来?就装作不认识猴七,大声喊:“喂,卖茴杆的!你那茴杆卖不?”
那人立刻答应:“哎,卖呀!”就迎上来。
“你得给我送家去。”
“行。小兄弟,你家住在哪里?”
“不远,几步地。你跟我走就是喽!”
“好呗。”
说定了,马嘎嘎前面走,卖茴杆的担着挑子,“嗄吱、嗄吱”在后面跟。里把路过了,可马嘎嘎还是一个劲地走。卖茴杆的抹了把脸上的汗,紧追几步问:“小兄弟,到家还有多远?”马嘎嘎脚下放慢两步说:“不远了,再朝南走几步!
“好呗。”卖苘扦的把挑子换换肩,心想:“‘再走几步’,还不快啦?”就提提神儿,甩开大步跟了上去。
好几个“几步路”了,他们经过红牌坊、大槐树,出南城门,过了运粮河,又里把路走过去了。卖茴杆的一看!马嘎嘎还没有停步的意思,有点急了。他两个肩膀压得火辣辣疼,两条腿走得象根杠子,就放下挑子,大声叫喊着:“哎,买茴杆的兄弟!你到底买还是不买?从北乡领我到南关足足有三里三呀!” 猴七不能生气,只好诉苦。
马嘎嘎停住步,回过头来,没好气地回答:“我说不要啦?说准买你的,决不变卦。不想卖,你就走!”说罢,提脚要走。卖茴秆的心想:挑到这里啦,怎么能再挑回去?嘿,俺认了。忙喊:“哎,等等呀!”就咬咬牙,又把担子挑起来,追上去……
在一条小胡同里,有家人家正在发丧。吗嘎嘎一迈门槛就进去了。那卖茴杆的一看总算到了,就歇下挑子,坐下擦擦汗喘喘气等着呗。琢磨着:买茴杆的是去拿钱、找称哩。谁知道,一等不出来,二等不见人;就伸头探脑想进去找。这时,吗嘎嘎腰上系了跟白腰带正好走出来。卖茴杆的急忙问他:“你让我等半天还要不要啊?”
马嘎嘎一瞪眼:“看不见正发着丧?能比发丧还要紧?”说着,从一捆茴杆里左挑右挑,抽出一根又细、又短,笔直、漂白的茴杆来,说:“称这一根。”
卖茴杆的觉得自己听错了,就问:“啊?什么?你就买这一根?!”
马嘎嘎把脸一嗔反问说:“你不见,俺正发丧?我问你:打幡能用几根?
卖茼杆的气的一跺脚只说了句:“我送给你了。”就一腚蹲在那里,半天没爬起来。